压力容器设计问答(三)

原创 胡伟明  2020-12-31 20:56:00  阅读 2811 次 评论 0 条
摘要:

1.重叠式换热器的支座应如何设置?重叠式换热器的支座设计可作以下特殊考虑:(1)重叠式换热器之间的支座处应设置调整高度用的垫板。(2)支座底板至设备中心线的距离应比接管法兰密封面至设备中心线的距离至少小5mm。(3) 必要时对下部换热器的支座和壳体进行校核,其载荷除该换热器本身外,还应加上上部换热器的重量。(4) 当重叠式换热器质量较大时,可增加一组支座。 2.管板孔桥宽度有哪些要求?按照GB151《热交换器》的规定,管板相邻两管孔之间的孔桥宽度B,最小孔桥宽度Bmin,必须限定为出钻

1.重叠式换热器的支座应如何设置?

重叠式换热器的支座设计可作以下特殊考虑:

(1)重叠式换热器之间的支座处应设置调整高度用的垫板。

(2)支座底板至设备中心线的距离应比接管法兰密封面至设备中心线的距离至少小5mm。

(3) 必要时对下部换热器的支座和壳体进行校核,其载荷除该换热器本身外,还应加上上部换热器的重量。

(4) 当重叠式换热器质量较大时,可增加一组支座。 

2.管板孔桥宽度有哪些要求?

按照GB151《热交换器》的规定,管板相邻两管孔之间的孔桥宽度B,最小孔桥宽度Bmin,必须限定为出钻(终钻)侧的测量值,以保证管板与换热器的连接质量。  

3.设计压力同计算压力的区别?

(1)定义不同。

(2)性质不同。

(3)取值依据不同。

(4)用途不同。

(5)对于矩形等非圆形截面的压力容器,计算压力应取其水压试验时的压力,即检验和使用过程中的最大承载压力。(与设计压力没有直接关系。)

(6)设计压力出现在压力容器总图或装配图的技术特性表和压力容器产品铭牌;而计算压力只出现在压力容器的计算书。

4.什么是最大允许工作压力?

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定义为:在设计温度下,容器顶部所允许承受的最大表压力。该压力是根据容器各部分壳体的有效厚度计算所得,且取最小值。采用容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作为容器超压的起始压力可以使压力容器的潜力得到发挥,操作更为平稳。但是必须由设计人员严格按照有关定义计算最大允许工作压力。并以容器最大允许工作压力代替原容器设计压力计算容器强度、耐压试验压力,且在图样和铭牌上加以说明。 

5.什么是设计温度?

(1)设计温度指容器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设定的受压元件的金属温度(沿元件金属截面的温度平均值)。它与设计压力一起作为设计载荷条件。不过,有别于设计压力是整台容器的载荷条件;设计温度是具体受压元件的载荷条件。

(2)总图或装配图的技术特性表及产品铭牌上标示的设计温度是壳体设计温度的最高值或最低值,可以视为与设计压力对应的整台容器的设计载荷条件。

6.压力试验和气密性试验有何不同?

压力试验是压力容器必做的试验项目,也是压力容器验收的重要依据。

对于内压容器,压力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考验容器的整体强度、检验焊接接头的致密性以及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

对于外压容器,包括真空容器,压力试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检验焊接接头的致密性和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而不是考验容器的外压稳定性。

气密试验的目的在于利用气体比液体更具渗透性的特点,严格考验焊接接头的致密性和密封结构的密封性能,鉴定容器是否存在不允许的泄漏。 

气密性试验并非压力容器必做的试验项目。因为多数压力容器没有严格的限制泄漏的要求,而且压力试验也同时具有一定检漏功能。

只有当压力试验合格后才允许进行气密性试验。

对于做气压试验的容器,是否需要再做气密性试验,应在设计文件中明确规定。

7.隔气圈的设置问题?

当塔器或塔釜的设计温度等于或大于400℃时,应在裙座筒体上部靠近封头处设置隔气圈,以降低塔体下封头和筒体连接焊缝处的温差应力。

8.地脚螺栓的数量问题?

(1)地脚螺栓数量一般是4的倍数,且不少于8个,对于小直径且高度较低的塔式容器地脚螺栓的数量最少可取6个。

(2)塔的基础为混凝土基础时,地脚螺栓的间距不宜小于360mm。

9.板式塔的人孔设置问题?

(1)对于板式塔,每隔10层塔盘宜设置一个人孔,即相邻人孔的距离宜为5m左右,人孔应位于相邻塔盘之间。人孔所在处的塔盘间距应根据人孔的直径确定,应大于人孔公称直径+塔盘支撑梁高度+50mm之和,且不小于600mm。

(2)人孔中心线至平台上表面的距离宜为600mm~1000mm,且不超过1200mm。

(3)板式塔的人孔应避开降液板等内件;

(4)当塔的公称直径小于1m且人孔的间距较小或数量较多时,不宜将人孔开设在同一方位上,以免焊后塔壳体产生较大的弯曲变形。

(5)必要时,应在塔内设置出入人孔用的手柄和梯棍。

10.封头成形最小厚度应该是多少?

封头成形最小厚度不得小于计算厚度加腐蚀裕量。明细表和图样中均应注明该厚度。封头上如有开孔,应以成形最小厚度进行补强计算。特别注意名义厚度许用应力可能存在的跳档问题。




本文地址:https://www.huweiming.com/post/385.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胡伟明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评论已关闭!